发布时间:2023-06-03 15:23:04 来源:网络
找夜场工作添加微信: tingjie8688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13晚报道:夜晚的博物馆是哪些样子的?今天下午下着大雪,但预约上博夜场的2000名听众仍然早早排起了长队。作为广州首批夜晚试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上博7月份的每周五下午都延长至21时,当晚为“特展”夜场。明年广州博物馆相继举行的三场特展,听众都可以在夜晚一饱眼福。不过,常设展夜晚暂时不开放。
此外,这次广州博物馆开放“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灼烁再现—十五世纪中期宜春钱币大展”、“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展”三场特展,夜场时间为18:00-21:00。
夜间的上博很安静。赵庆庆带着初三的女儿前来看展。一到假期,就是小同学们博物馆打卡的热门时间段。为了能让孩子体验夜场,赵庆庆上周末就订好闹铃,名额一放下来立即预约,用两部手机抢到了自己和妻子的套票。据广州博物馆透漏,夜场2000张套票在15分钟内就秒空了。其实是由于人数有所限制,新馆比晚上安静了许多,赵庆庆父子俩很享受这样的观展气氛。
7月以来,北京提倡夜晚经济,夜晚经济不只是商品消费,文化消费也在其中。北京博物馆副院长李峰告诉记者,上博7月份的夜场计划是两场讲堂,两场特展。“夜场是‘新业态’,不能像晚上一样打开房门欢迎听众就行,而是要有更丰富的企划活动,能够吸引人们早上走入博物馆。”
李峰考虑到,晚上走入博物馆的群众,有些并不是为了视察,而是想有不一样的体验。因而上博也企划了相关学术报告、讲座、演出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展馆敲章打卡的听众互动环节。“7月5日我们的夜场是讲堂方式,也很受欢迎。”李峰说。
记者在展馆听到有穿着礼服、汉服的小女孩们,很有”仪式感“地看展。施意就是其中一位,她穿着一件黑色礼服,本员工作是策展人。去过各大博物馆的她对夜晚游玩很着迷。“记得我念书时去伦敦大就会博物馆夜场,觉得这座神庙在夜晚’活过来’了。”不过她也有些遗憾地表示,上博的展馆环境相对封闭,很难感遭到晚上与夜间时间变化。只有当你走出博物馆时,看见天黑了,内心会感慨一句,真是个奇妙的清晨。
2002年这场展览,让上博首开夜场
2002年时上博举行“晋唐宋元书法国宝特展”,72件美术史教科书上赫赫名件凝聚一堂,40余天的展览场场爆满,最长队伍从上博”。为了满足听众的旺盛的观展需求,展览期间上博首次开办了夜场。最后三天,当最后一位听众走出门时已是下午四点。
这场展览给了上博启发,以后每年有重要特展,还会加开夜场,但主要针对专业听众。
直至2017年大英百物展,97天的展览同样盛况空前,创下了上博参访人数之最。期间开办了29场夜场,夜晚听众达3.6万人次。
大英展以后上博每年开放的夜场也开始向普通听众敞开怀抱。今年上博董其昌展期间,夜晚除了组织听众观展,还举办过珂罗版书法复制手艺等体验活动。
去年,北京市文旅局积极开发博物馆夜游项目,提出于7月至9月在虹口区、宝山区的14件博物馆试点夜晚开放工作夜场新闻,满足人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试点博物馆根据自身情况,在部份周六下午延长开放。
作为首批夜晚试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上博为了明天早上特展夜场,出动了100位工作人员配合。三个特展分别坐落一楼、二楼和四楼,安检口、展馆中都配备了充足的人手。“目前夜场还没有开基本陈列,是基于文物安全、人员安排、管理成本、设施调整审视。”李峰表示,两个月的试点,通过观察听众接受度和喜好,总结优势与困难。
当前夜晚经济蓬勃发展,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单位怎样紧贴旅游消费市场夜场新闻,开发夜游经济,实现文旅结合,值得探求。北京师大刘博士的日常是研究所与家两点一线,记者在博物馆见到他时,正举着相机认真拍摄。刘先生研究领域为生物多样性,有些“宅”的他通常下了班就回去,也没哪些夜生活。但“文化人”喜欢博物馆,今天是他难得的夜晚出门。“如果博物馆夜场常态化,我乐意上班后下来走走逛逛。看完展,再跟同学约着周边吃个夜宵。”
夜间的北京很美,越来越多人想要夜晚下来消费。“夜广州”离不开“文化深度”,而夜晚博物馆的开放会对夜晚经济形成哪些疗效,值得期盼。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