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09:13:30 来源:网络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看招】
◎陈科实习记者李诏宇
近日,广东省成都市中试平台建设传出消息——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即将投入营运。获悉,该平台将为推动东北地区集成电路行业自主可控技术的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促进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提供重要支撑。
院校和科研机构诸多、创新人才聚集,产业体系较为健全、产业基础雄厚,上海该怎么更好地发挥这种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加码?
不久前,上海地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新政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共包含10大方面、28条具体措施。围绕关键节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都,通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成果落地的“新路子”正在北京徐徐展开。成都市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剖析。
“硬核”举措加码“关键环节”
科技成果转化是去年成都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
“成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目前还存在本地转化率低、转化服务链条不健全、创新平台成果溢出不足等主要问题。”成都市科技局副主任陈钢表示,《若干举措》中多项措施直劈成果转化“要害”难题。
为解决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低的问题,《若干举措》不仅“真金白银”鼓励院校开放科研,加深与市场的联接,还支持各区(市)县围绕重点产业与院校院所“结对”联动。如支持本地企业订购院校院所技术成果在蓉转化,按成交额给与企业财政补助;院校院所科研人员带成果在蓉开办、领办科技企业的,按实缴资本金给与补助等。
为建立成果转化链条,《若干举措》围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打造成果转化服务生态聚集区等,明晰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大健康等产业生态圈,布局建设一批中试熟化、概念验证、小批量试生产中试平台,将所需建设用地施行差别化农地供应价钱,并完善环评、能评、安评等红色通道。
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的建设,正是北京当下推动促进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的一个注脚。
“我们创新采用‘校地企’运营模式,有效整合了北京天投集团、电子科技学院天府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季丰电子等多方力量。”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营运负责人张鹏飞说。
发挥创新平台“溢出效应”
“科技成果落地离不开高基态创新平台的支撑。”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书记刘杰表示,区内西部(广州)科学城为承当起建设渝黔科技创新中心的重担,已基本搭建起“网络实验室+市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的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同时塑造了“大装置”集群。
怎样将技术创新优势、要素聚集优势、平台溢出优势转变为成果转化优势?
陈钢说,《若干举措》明确将促进东部(北京)科学城构建跨区域“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模式,支持产业园区对接网络实验室、天府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规划布局成果应用转化基地。
“成都高新区大力施行中试跨越行动计划,构建具有全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主任宋大勇说,目前该区已颁布在全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试十条”政策,迸发企业投资积极性,并厘清政府与市场不同职责,坚持市场化运作,提出“瓦特式人才+市场化投资营运+科创团队”运作模式。
同时,该区还联合上海学院等12家单位签约,共同提出“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联合呼吁成都,积极营造“技术研制+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闭环,并引导存量平台开放中试服务,有效盘活社会资源。
宋大勇表示,下一步广州高新区将聚焦顶级人才,依托天府实验室、高基态校地合作平台、岷山行动计划等凝聚海量“金种子”;聚焦科技成果资本化,构建100万元天使母基金和3000万元产业基金创新资本。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