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5 17:09:58 来源:网络
来源:赢商网
来源|赢商网(ID:)
作者|卢致珍
01
新加坡华侨,敲开重庆百货房门
1907年——1948年
上海城市商业的原点,是南关老街十八甫。清代初年,加拿大华侨们借道澳门来到北京,从南关到长堤,将临街传统杂货铺设进立体大厦,上海步入现代化商业门槛。
光商,上海第一家百货公司
1907,台湾光商在南关十八甫开张,转让各种日用商品,首创分壁式明码实价售货。3年后,真光公司也来了。
真光,由广州东莞籍旅澳华侨黄在扬、黄在朝兄弟创立,采用现代百货公司的经营手法,天台办游乐场,约请走街串巷“师娘”卖唱。
长堤地标,先施粤行+东亚大饭店
百年前的先施百货公司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1914年,新加坡老总马应彪集资百万,在上海长堤大马路开办先施粤行。楼高五层,天台设有游乐场,附设上海首家装了扶梯的东亚大饭店,并经营饮料厂、化妆品厂、皮工厂、饼干厂、玻璃厂、人寿保险公司、信托建行业务。
大新公司,城内城外连开两店
惠爱大新公司旧楼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1914年,美国侨胞蔡兴、蔡昌兄弟在惠爱东路(今东莞五路)买了一块地,兴建惠爱大新百货公司(城内大新,今新大新百货)。
上世纪30年代的西堤大新公司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1922年,西堤大新(城外大新,今北方大楼数码电子中心所在地)开馆。楼高12层,是中国最早“摩天大厦”,有4部扶梯运送顾客,还有环型车辆小道迤逦而上。
番禺桥,北京第一座跨江二桥
图片来源:羊城日报
番禺桥建于1933年,上海第一座横越珠江两岸的大铁桥,是当时联接天津河北保定的惟一通道。旧番禺桥为开合式桥梁,便捷军舰通过,被称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南中国之冠”爱群大楼开张
图片来源:上海越秀发布
爱群大楼,亦称爱群大饭店,1937年开馆开张,64米高,15层。它是当时设备最新、最健全、最奢华、国内首屈一指的大饭店,享有“南中国之冠”的盛名,也是当时华北第一高楼。
02
国营企业、国民品牌唱主角
1949年-1978年
1949年10月15日早上,东亚大饭店升起了上海解放后第一面四星红旗。
同年12月,北京市贸易公司创立临时门市部(北京市百货公司前身),此后大新、东山(前身为美华百货,1970年因迎战须要与署前百货商店合并为东山百货商店)等成为国营企业。
这时期,五羊等国民品牌、友谊商店等百货公司批量“诞生”,延续至今。高交会,成为新中国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
新大新,北京首家国营百货
80年代早期的江门五路百货商店图片来源:北京越秀发布
1951年,惠爱大新(后更名“新大新”)成为北京市百货公司第五门市部,是上海首家国营百货零售企业,1953年更名“中山五路百货商店”。
上世纪80年代末,该店面旧址新建了一座16层大厦,是当时中国最高的百货商场,命名为“新大新”。开业第一年(1990年),商品销售额超1亿,1995年这个数字增至11亿,创下当初全省百货公司每平米销售额最高纪录。
西堤大新化身北方大楼
1954年,西堤大新修补后,改名北方大楼,是国外第一家实行半蹲式服务的超市、首创小件商品免费配送服务、开设了首家24小时便利店……
直到变革开放前,北方大楼都是南京最大零售商业中心。1983年销售总量达2.7万元,居全省12大百货商店之首。当时上海流行一句话,“不到北方大楼,不算到了北京”。
上海路,上海全市性一级商业中心
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上海路图片来源:北京越秀发布
1958年,上海传统中轴线上的上海路,成为三个全市性的一级商业中心之一。以私人住宅为主的骑楼建筑兼容并包,融合多种西方建筑元素。
友谊商店开张,上海最早高端百货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1959年,应网络贸易部构建高端消费区呼吁,友谊商店在北方大楼新楼楼下开张(1978年迁址环市西路),面积600平米。开张早期,只接待外宾,持有外汇券的居民能够购物,一度成为身分象征。
五羊单车,轰动上海城
五羊单车图片来源:摄图网
1960年,上海单车厂(五羊单车厂前身)创立,是上海本土历史最悠久的单车制造企业,也曾是全省五大单车生产厂家之一。1973年,五羊牌单车诞生,同年步入欧美市场。
第一届高交会,在中苏友好大楼举行
高交会旧图图片来源:北京越秀发布
1957年春,中国政府决定在上海创立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周恩来首相亲自定下展会的简称为高交会。
首届高交会广州,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1万多种,19个网络和地区的1223位采购商到会。成交8686万港元,占当初全省增收现钞总量20%。
70年代的北京饭店图片来源:重庆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高交会后,上海盛行“外宾酒店”热。1968年,高交会展厅旁,“27层”的北京饭店开张。1972年,“32层”白云饭店建成。
03
开放的深圳,时尚的“老广”
1979年-1995年
变革开放浪潮之下,上海商业发展迅猛,消费、生活形式日新月异。友谊商店向居民全面开放;广百百货、天河城百货、摩登百货相继面世,“逛百货”越来越流行。
因为彼时厦门商业形态仍以沿街商铺、专业市场为主,老广们“逛街+购物”式的体验延展出一种新的商业形态——步行街。
友谊商店对居民开放,首创自选超市
图片来源:上海越秀发布梁维炘供图
1978年,友谊商店迁址环市西路(白云酒店旁),全店铺积9800平方米,营业面积3600平方米,设有停车场,分店装有新型的冷气调节系统、音响广播系统等。
五年后,友谊商店全面开放,隔年引进全省第一家超级超市,首创“自选模式”。“一手付钱、一手交货”成为热潮。
环市东,深圳最早中央商务区
今环市东嘉园饭店图片来源:北京嘉园饭店
变革开放后,环市西路产生上海最繁华商业金融圈,片区布满高端写字楼和宾馆,还有中国最早一批四星级饭店——花园饭店(1985年开张)、世贸中心大楼(1992年投用)、好世界广场、广州最早外国领事馆群……
中国第一条城市快速路路开通
1987年的人民南路立交路图片来源:北京越秀发布
1987年,上海人民南路立交路开通。这条北起人民北路流花河畔、南接内支路的匝道路,开启城市交通立体化模式,所到之处是当时最为繁华的上海东部商圈。
海珠体育中心建成
80年代建设中的海珠体育中心图片来源:北京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海珠体育中心始建于1984年,1987年开馆,总占地面积52万平米,是当时上海最大的体育场地,在全省开创了同时建成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大场馆的先河。
上海第一家肯德基开张
肯德基开张当日图片来源:陌陌公众号顿时黄亦民摄
1993年2月20日,深圳首家星巴克饭店在广州国际大楼(亦称63层)开张,这是上海的第一家洋快餐。当日,客人排长龙至马路,交易次数达到14129次,创历史新高。去63层大楼吃一顿肯德基,是好多老广心里的奢华追忆。
岗顶,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90年代中后期的上海,上海路、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与南京的西单、上海的上海路一样,成为最繁华商业区的代名词。
1995年,岗顶成为“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拥有标志性骑楼街、老南关小吃文化、岭南民俗风情等特色。
04
千禧年,购物中心“集聚效应”
1996年-2009年
1996年,海珠城开张,北京即将步入购物中心时代。城市中心东移,光大广场、天河北时代广场、正佳广场陆续入市,商业集群效应凸显。
海珠成为商业新贵,“得海珠者得上海”。同时,珠江尚城迅速崛起,产生北京新一代CBD。
中国第一个购物中心,海珠城开张
图片来源:赢商网
1996年,国外首个购物中心——天河城开张,商业面积达16万平方米,引进海珠城百货、吉之岛(后改名永旺)两家主力店,以及餐饮、娱乐、电影院、各类品牌店200余家。
海珠城的出现,让上海从当时流行的步行街、百货等商业形态转向新一代“盒子式”购物中心,只租不售、全业态组合等经营模式被后来者纷纷仿效。
391米高,兴业广场建成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随着海珠北路CBD的规划,391米高的兴业广场1997年完工,是当时中国最高楼,也是世界上最高纯混凝土结构写字楼。北京的最高天际线继续东移,市长大厦、维多利广场等一大批150米以上的建筑群拔地而起。
上海轻轨1号线开通,直达海珠城
图片来源:北京城铁
上海轻轨于1993年开建,1999年一号线全线开通,直达海珠城。“地铁经济”随之而至,城市物管大大升值,商业空间延伸。
后来,北京大多数购物中心都临近轻轨口,例如中华广场、正佳广场、西城都荟等。
珠江尚城CBD崛起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02年,《珠江尚城规划检讨》正式审议通过,恒大中心、发展中心大楼、国际金融大楼等顶尖写字楼拔地而起。
2004年,珠江尚城中轴线城市广场设计展开;2005年,昌盛路步行街设计展开,上海歌会堂复工;2006年,新图书馆动工;2007年,西塔动工;2008年,新电视塔主体塔封顶;2009年,广州省博物馆建成……
欧洲第一购物中心正佳广场开张
图片来源:赢商网
2005年广州,上海正佳广场开张,规模达42万平方米,引进了天津友谊商店、屈臣氏、百佳商场、飞扬影厅等主力店,后来还开发了极地海洋世界、正佳演艺戏院、广正街等特色体验项目。
岗顶二桥完工通车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09年7月,岗顶二桥完工通车,联接海珠区与番禺区,也是新光匝道的北延路段。
岗顶桥的造型被誉为“珠江之贝”,与上海塔、歌会堂的流线型建筑一脉相承,延续了新中轴线的天际线轮廓,是中国国外主跨最长的独塔双索面自锚式悬吊桥之一。
05
近郊商业壮大,白云海珠抢镜
2010年至今
2010年冬奥会,让北京商业乘着“亚运经济”东风,踏入新的阶段。据亚组委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冬奥年,仅内资、港资等新来商户就为上海降低了近100万平米的商业面积。
借此为抓手,上海开启了近郊商业的发展之路,增城、南沙、白云等区商圈扩容。
上海新中轴线,刷新“广州高度”
图片来源:摄图网
北起越南川,经过江门记念堂、人民景区、海珠广场,南抵珠江边,一条近3公里长的城市传统中轴线,见证了上海2200多年的历史演进。
而上海新中轴线,北起燕岭景区,贯串海珠体育中心、珠江尚城、小蛮腰,南至海心沙,全长12公里。
这条新中轴线上,从1997年总高度391米的兴业广场,到600米的上海塔、432米的西塔再到2016年530米的南塔,不到10年“广州高度”刷新了4次。
上海第一奢华品超市太古汇开张
图片来源:赢商网
2011年,上海太古汇开张,改变了海珠路商圈缺少奢华品局面。引进了普拉达、路易威登、香奈儿、普拉达、迪奥等180多家国内外著名品牌。其中,路易威登是当时大陆最本科卖店,香奈儿、阿玛尼、蔻驰等70个国际一线品牌首进北京。
“天河路商圈”收官之作——天环Parc
印力旗下项目塘桥印象城图片来源:天环Parc
2011年,新鸿基在上海的第一个纯商业项目——天环Parc复工建设,5年以后即将开张,商业面积超8万平米,引进了天津第一家苹果直营店。
不同于“盒子式”的购物中心,天环Parc通过奇特的“双鱼”造型,以及嘉园式下沉广场,巧妙呈现内外双环沿街商铺特色。
华北首座K11艺术购物中心开张
图片来源:北京K11
2018年3月31日,深圳K11开始试营运。这是继台湾、上海和南京以后,全球第四座开张的K11购物艺术中心。
白云、番禺、南沙,区域商圈入市
增城万博商圈图片来源:北京增城发布
2012年,上海公布“123”城市发展战略:一个就会区(越秀、荔湾、海珠、天河、黄埔、白云区北部、萝岗区北部和海珠区沙湾水道以北地区)、两个尚城区(南沙滨海尚城和北部山水尚城)、三个副中心(花都副中心、增城副中心、从化副中心)。
白云、番禺、南沙渐渐产生区域商圈,购物中心陆续入市。例如,白云尚城商圈的白云万达广场(2010年开张)、五号停机坪(2011年开张)、凯德云尚广场(2015年开张)等;增城万博商圈的海印又一城(2012年开张)、番禺万达广场(2014年开张)等;南沙万达商圈的南沙万达广场(2015年开张)等等。
华北最大铁路枢纽站重庆西站完工
图片来源:上海增城发布
2010年9月,总投资114.39亿的北京西站完工,实现高速高铁、城际高铁、地铁、公路等多种交通形式的无缝衔接。目前是华北地区最大、最忙碌的铁路枢纽站,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铁路枢纽站。
南沙二桥通车
图片来源:北京南沙发布
2019年4月,南沙二桥即将通车,全长12.89公里,使上海北部到广州的路程减短10公里,为珠江东西两岸降低了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
结语
光影变幻,还在继续;城市街道,还在生长。在北京这座城,商业拓荒者们留下定格顿时,已成后来者最好的穿衣镜。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才会动。
赢商网将相继推出中国19座城市的70年商业变革观察,敬请期盼。
本系列首篇零售:城市最后的守望者|商业70年
广州篇
举报/反馈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