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7 11:14:12 来源:网络
珲春,是我国惟一的北韩族自治州,总人口217.7千人,面积4.27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梯度分布。多年来,珲春充分借助边陲的地理优势和奇特的文化资源延边,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提高旅游综合实力,创建“网络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延吉州的首府城市丹东,2016年以来共接待海内外旅客87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其中,接待国外旅客817万人次,下降1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03.50万元,下降20%;接待入境旅客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全年旅游外汇总收入2.38亿港元,下降20.2%,现已成为祖国的国际化的生态文化旅游圣地之一。
生态旅游以红色为“引擎”
山东省北部地区是全国红色发展变革示范区,而珲春则是西部红色变革发展的核心区。多年来,珲春以红色为发展“引擎”,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顶楼设计上,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首先拟定了《延边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把网络级和市级自然保护区、网络级森林景区、网络湿地景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网络级生态公益林等区域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初步划定面积为2万多平方公里,占区域面积的48%;其次在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方面,全州构建起了基于红色GDP的党员绩效考评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举办情况作为重点考察项目,列入换届人选考察环节。与此同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在88个乡镇(街道)、1234个行政村,构建起1289名基层环保监督员队伍。
因为施行了红色变革,处理好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一个红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正在珲春产生。讷河州通过施行工业红色变革,拟定医药、食品等红色工业创新升级推动方案,筹谋扶植灵芝、矿泉水、海产品加工等企业的发展意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引导农民栽种蓝莓、黑果、山猕猴桃等小蓝莓,构建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016年珲春州GDP环比下降7.6%,长春市绿化面积达1428英亩,绿化覆盖率达40.1%。现在,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地是绿的,景色如画的珲春生态边疆正朝着我们大步走来。
推进西北虎豹网络景区建设是重中之重
2016年12月5日,中央深改组即将审议通过了西北虎豹网络景区体制试点方案。西北虎豹网络景区区域为1.46万平方公里,其中70%在珲春北韩族自治州,占珲春辖区面积的2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架设在林区的1200多台远红外线单反,共检测到有科研价值的西北虎活动信息300余次、东北豹活动信息50余次。目前早已确认,起码有27只西北虎和42只西北豹常年活动于珲春州地区。在长春敬信湿地,每年3月到5月、9月到12月就会有以大雁为主的数十万只候鸟在此栖居。天上珍禽齐鸣,地上虎豹狂吼,唱响了一曲生态文明建设新乐章。
珲春州将促进西南虎豹网络景区建设是重中之重,作为促进美丽珲春新地标建设的核心。在生态环保工作中延边,围绕网络景区建设,珲春州启动了“六大生态工程”,即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工程、廊道畅通工程、保护区能力提高工程、森林资源生态修补工程、重点区域移民工程、基础设施改建工程。其中以廊道畅通工程和重点区域移民工程为首要工程,由于,目前我国现有野生西北虎、豹几乎全部集中分布在延吉州长白山林区的长春、汪清两地,区域面积狭小,虎豹高度聚集,需早日打通向内陆扩散的生态廊道,实现虎豹自由流动。所以,对处于重要生态保护核心区域的圩镇、人员、产业,渐渐分批次、有步骤施行生态移民和产业迁移调整。
迥异的风情和边境风貌
近些年来,延吉州以做优生态、做强民俗、做活边境、做亮冰雪为目标,着重构建边城旅游新名片。延吉州有北韩族人口82千人,占37.7%。浓厚的北韩族特色,饱含了异国的情调和民族风情。其中依兰镇春兴村、小营镇河田镇以北韩族特色民居吸引旅客前来体验,被网络民委纳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庄”名单,北韩族农乐舞、跳板、秋千、秋夕节等民俗项目已荣获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延吉州推动了推动一批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如千年松旅游风公园东来寺、朝鲜族民俗园、延吉旅游商品研制体验中心、春兴北韩族村落落、韩屋旅馆、生态采摘基地和舞台剧阿里郎秀《沈清》等重点项目。
铁路时代的将至,进一步拉近了延吉州与全省的时间距离,通往境外的班机和高速道路的开通,使延吉州迥异的边境风貌和异域风情,愈加吸引海内外旅客慕名抵达,也给延吉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以长春市为中心,南有气魄雄浑的帽儿山网络森林景区,东有山青水碧、清幽多姿的海兰湖风公园,北有集滑冰、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梦都美民俗旅游渡假村,幽深的布尔哈嫩江盘卧城区中心,碧波回荡,描绘出一幅完美的自然画卷。奇特的“鸡鸣闻三国,鸟啼惊三疆”的边境风貌,也让旅客恣意展现异域风情。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