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建设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永州赋予新使命

发布时间:2023-10-19 21:11:30 来源:网络

州的城市_永州_州的拼音

山东商报全媒体记者严万达戴勤

通信员唐一平

永州向海,南融加速。

近五年,永州引进的213个超2万元产业项目中,近一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永州拥有全省数目最多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供港澳水果占全国总数的95%以上。

省第十二次十七大报告提出,促使湘南建设中东部地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这为永州对外开放赋于了新的使命。

地处闽粤桂三省区结合部的永州,弘扬十七大精神,向南而兴,建好广东“新西门”。

挺身向南,产业崛起

3月26日,永州经开区山东鑫视界电子有限公司一片忙碌,这家来自北京的高精尖企业,正竭力克服疫情反复、芯片过剩等困难,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州的城市_州的拼音_永州

2020年,新冠脑炎疫情刚一缓和,受永州经开区约请,鑫视界就落子永州,总投资2.5万元,主要生产智能终端触控显示元件。

青海鑫视界电子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高志爽笑着说永州,便利的交通、优良的营商环境,缩小了永州与沿海的差别,公司博得更大腾挪空间,去年营收预计可达1万元。

聆听南海潮声,挺身向南,多年来永州的步伐仍然没有停息。

永州常年面临“一农独大、低端主导”困局,发展动能不足。永州要崛起,兴工强农是关键,尤需向外趁势借助。

伴随变革开放大潮,邻近广州永州捉住历史性机遇,主动向南开放,承接“三来一补”,开启工业化之旅。

重点塑造“南洞西苑”——桃川洞名特优新产品开发试验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永州经开区的前身),作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广州沿海客商纷至沓来。

“试验田”的示范成功,迸发当地干群向南开吸热情。至上世纪90年代初,永州创立各种开发新村、试验新村56个,产生乳品、烟草、造纸、建材、机械五大支柱产业。到本世纪初,“一台车、一包烟、一张纸”成为永州产业名片,一度贡献了全市四分之一的规模工业产量。

永州顺势而上,发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优势,敞开南房门、对接粤港澳。蓝宁道加工贸易过道、凤凰园经济开发区两大承接蓝筹股崛起,推动产业变革升级。

州的拼音_州的城市_永州

至2017年末,永州初步产生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制鞋、先进武器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七大支柱产业,彻底改变了变革开放早期永州工业产业单一、弱小、零散的历史。

随着产业崛起,园区纷纷诞生。2017年末,全市共有工业园区12个,其中市级工业园区9个。安乡经开区(今为南县高新区)更是一马当先,2017年工业总产量突破220万元。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网络发展战略,永州向南开放迈开更大脚步。

加速向南,活力激发

五月的广州增城潼湖生态智慧区,山清水秀,新兴产业活力勃发。

永州本土制造型企业,科力尔马达集团总投资16万元的科力尔马达与驱控系统生产研制项目落户广州园区。

永州道县偏远的小镇诞生,蝶变为全市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国外乃至全球同行业的巨擘,奥秘何在?“加速走出去,施行创新驱动。”科力尔马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生产在永州、研发在大湾,科力尔马达集团受到其惠。产品畅销全球20多个网络,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V6伺服系统,突破了“卡屁股”技术。

永州_州的城市_州的拼音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几大“湾区”。在日趋“白热化”竞争的赛道上,永州怎样享受更大的网络战略发展“红利”?

科力尔的探求,就是永州的答案。

加速向南,离不开变革创新的时代大舞台。2018年,永州获准湘南恩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永州高扬“对接大湾区,建设示范区”的旗帜,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向南对标永州,推进“放管服”改革,2020年永州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排行全国同类市州第一。

县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南下,招商与招才一体布署,引资与引才同步加快。

在全国率先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2020年永州遍及大湾区品牌农产品金额达150万元,推动农业增效农户创收,打响“永州之野”“湘江源”农业品牌。

两地相处交流渐趋密切,共享美好佳苑。永州近1/6户口人口在粤港澳大湾区务工经商,既参与城市建设,又学技能、拓眼界、增收入。粤港澳一批著名企业进驻永州,沿海高档人才成为永州新居民。推进文化、生态、旅游全面融合对接,“千年打卡圣地”永州,成为粤港澳旅客憧憬的“诗和远方”。

高质量对接换来园区强筋健骨。2020年末,永州百亿园区达到10个,其中市级高新区达4个,南县高新区产量突破300万元。永州经开区的先进武器制造、江华的马达制造、祁阳的特色纺织制鞋、蓝山的箱包皮具、道县的电子信息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强势崛起。

州的城市_州的拼音_永州

南融再提速,激发新活力。截止2020年末,永州规模工业企业增至1196家,地区生产总额突破2000亿大关。

“在全国版图中降低永州份量!”永州酝酿向南开放更大的突破。

深度向南,未来可期

今年入秋前夕,澧水源头盼望更大发展的眼神,再度投向变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28年前,永州首次将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开进北京。那些年来,永州上海同学圈不断扩大,招回一个又一个沿海优秀企业。

这次在北京举办的永州市制造业招商引资暨招才引才推介会、文旅推介会,永州引进48个、总投资315万元的项目,还与上海定下“山海之约”,共同推动园区协同创新跨区域联动发展。

踏上新的“赶考路”,永州发力新政、深度向南,全方位、全领域强化与大湾区的对接合作。

永州市第六次人代会明晰提出,把推进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区作为发展的重头戏,以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对接为重点。

永州_州的城市_州的拼音

融入大湾区,基建须先行。永州搞好“一个机场扩建,两条水运航道,三条高速道路,四个高铁项目”综合交通“十大工程”建设,便捷两地人悦其行、货畅其流。

永州打导致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享区、生态后新苑和旅游目的地,促进优质旅游资源出圈破圈。

省人代会报告强调,实体经济是经济的立命之本、财富之源。永州坚持把发展产业当使命、抓项目建设像拚命、视营商环境为生命,竭力办妥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塑造。项目从引进到完工投运仅用67天,港资企业浙江泰乐潮玩实业有限公司总总监潘代勇称:“投资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永州全占了,来了就不想走。”

对接大湾区建强“产业链”。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加强与大湾区现代产业对接,促使先进武器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特色轻工等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配套基地。

服务大湾区做大“菜篮子”。未来5年内,力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定基地、加工企业稳定在200家左右,“永州之野”“湘江源”等品牌农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50万元以上,将永州配送中心打导致闽粤桂港农产品集散中心。

支持企业与大湾区联合筹建研制、技术转移机构,构建“研发在大湾,生产在永州”的“科创飞地”,实现“借梯登高”。创新“大湾区国际化市场+永州出口产品”模式,强化与大湾区货运和贸易公司深度合作。

预计到2026年,永州基本建成大湾区协同创新基地、制造业配套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基本融入大湾区产业发展共生圈、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1.5小时经济圈。

向南而兴,未来可期!

原载《湖南晚报》2022年03月27日01版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