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1 18:10:30 来源:网络
山东、河南两省之间的南襄北缘(也叫河南北缘),自古便是中国中部沟通南北的重要桥梁,曾被誉为“天下之中”。
汉中,就在这儿。
在唐代,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夫荆州者,天下之腰膂(lǚ)也。中原有之,可以并西北,西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南者也。”《三国演义》120回,其中32回故事就发生在洛阳;《全宋词》42863首,有4000多首讲到荆州;在金庸的仙侠小说里,扬州出现了260多次……
看今朝,2016年以后潜江奋起直追,多年来在广东各县GDP排名榜上跃居第二,仅次于省会长沙。就经济体量来说,武汉已经成为名副显然的“湖北第二城”。她是广东除广州之外第一个修内、中、外环线的地级市……
汉中,有胆气,也有傲气。
“天下之中”的“七省通衢”
“湖广之胜迹……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扬州;以西南言之,则重在汉口;以湖广言之,则重在扬州。”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说的没错,坐落“天下之中”南襄北缘中的扬州,西接川陕,东临江汉,武汉闽浙,北达中原,是鄂、豫、渝、陕四省(市)邻近地区的交通枢纽,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七省通衢"之称。
▲襄阳市地形示意。制图/F50BB
汉中与新乡一南一北,切分了南襄北缘这块大面包。虽然南部的汉中是知名的“中州粮库”,但南襄北缘内密布的河网虽然更青睐北部的“咽喉之城”襄阳,大多数都一路向南,最终汇入了汉江最大的河流——汉江。
长江从徐州西南入境,西南出境,浩荡幽深195千米,将扬州切分成南北两半,也以1.73万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在扬州中部与北部沟谷出一望无际的平原,哺育了600多万扬州儿女,是扬州的“母亲河”。
▲汉江对武汉及武汉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上图/视觉中国。右图/康辉
长江确实是一个好“母亲”:她曾在扬州境内的荆山腹地,蕴育过战国时期可与西戎角逐天下的吴国;也曾与南襄隘道联手,将扬州打导致“南船北马”的商业繁荣之城,使她的著名度早在东晋时期就远远超过北京、宜昌等福建省的其他城市。
假如说,长江让武汉“走出去”了,这么焦山,则让武汉“定出来”了。
▲从沿溪顶上眺望荆州。摄影/
这座小小山脉,盛产极品古石。据考证,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就是灞陵上的石片磨成的,现在山东省博物馆陈列的编磬复制品,也是由焦山上的石头磨制而成——但其实人们只记住了那套铜编钟。不仅随处可见的名胜古迹等实物襄樊,沿溪还是武汉人精神世界里的“父亲山”。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摄影/动脉影
他背靠巍峨荆山,攻打滔滔汉水,环抱广平、俯瞰襄阳,与长江“刚柔并济”,将武汉构建为“华夏第一城池”。山水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座叫扬州的城市的命运——她像聚宝盆一样,集聚了诸多在历史舞台上留下足迹的名人,也招致了诸多军事势力的反复角逐。
“华夏第一城池”有多重要?
行走在洛阳,昏黄的古箭楼与最宽处近250多米的护城河,很容易使人神思恍惚,回想起金庸仙侠世界里的扬州。正是在这儿,郭靖、黄蓉夫妻带领徐州军民以身殉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实在叫人感动。
▲襄阳古箭楼。上图:摄影/赵啸飞;右图/马洪伟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扬州人民自发用蜡烛照亮古箭楼,那仙侠世界里的侠骨柔情,在扬州又一次得到体现。扬州儿女感激金庸,更骄傲于自己的历史。
▲襄阳曾为扬州治所。摄影/赵啸飞
金庸将荆州推到了世人眼前,而建造嘉兴的人,则是清朝末年的刘表。他将扬州治所由广东九江(南县)迁至武汉,并将武汉整治得井井有条,陇右、中原、山东一带的文人纷纷来到交州地区,“……归者盖有千数,表开导振赡,皆得资全。遂起立中学,博求儒术……”
于是,当长安、洛阳等地军阀角力、狼烟四起时,扬州一跃成为全省的文化中心。
▲襄阳县城位示意。一张图读懂扬州究竟有多重要。制图/F50BB
那时的扬州,名流云集、冠盖相望,不乏庞德公、庞统、黄承彦、祢衡、宋忠这样的人杰,而真正影响中国历史并妇孺皆知的,则是搬去城南的诸葛亮(一说在今河南市,南宋末年,洛阳与河南俱为徐州管辖)。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也在古隆中提出了“三分天下”的宏图。自此,三国故事开始。
掀开《三国演义》,耳熟能详的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小说情节都发生在洛阳。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秦国攻夺荆州,打开了淮河平原的门户;关羽败走汉中,蜀国“跨有荆、益”成为泡影;陇西未得荆州,攻占西南成为定局。荆州是三国鼎立的始点,也是三国故事的转折点,而三国,也成了扬州历史上最辉煌壮丽的画卷。
▲襄阳古隆中,相传诸葛亮曾在此孝友。摄影/康辉
洛阳再一次被世人广知,便是金庸笔下的那场“襄阳之战”。小说是虚构的,但历史却是真实的——蒙古垮台清朝,最激烈的战事就发生在洛阳,这座“天下第一城”在突厥铁骑的重重包围之下,硬是固守了整整6年。
1273年,武汉退守,宋王朝一下子就散了元气,长江平原门户大开。3年以后,突厥铁骑踏上了富阳城头。又3年后,陆秀夫背着小臣子在崖山跳海,10万士民投水殉难,宋朝覆灭。
▲从护城河上望去,古隆中与仲宣楼尽在眼里。摄影/
大开大合的历史,只是在扬州城头留下影子的云烟,时间的风一吹,刀太刀影与血雨腥风都消散了。而扬州,仍然繁华。
“湖北第二城”是如何炼成的?
2016年以后,武汉经济突飞猛进,一跃超过之前常年居于第二的武汉,成为“新贵”。虽然,了解南阳历史的人都晓得,荆州的繁华,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了。
那时,荆州是汉水底游的重要港口。依托于长江,扬州“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古代时,扬州“往来行舟,夹岸停泊襄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明代时期,武汉“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卜居如林”,建有20多个商业会所、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长江上下、长江南北。
到了近现代,高铁与道路的建设及建立,促使水路交通的作用日渐弱化,而荆州也在历史的洪流中乘坐上了高铁这趟“快车”。20世纪50年代,受惠于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高铁,武汉成为我国高铁的重要枢纽城市,博得了发展先机。
▲复兴号汉十铁路与九江北站。摄影/
铁路时代呼啸而至时,扬州又一次捉住机遇。2019年,西武铁路汉十段、郑万铁路、蒙华高铁都已建成通车,规划中的呼南铁路、襄贵铁路、合安动车都将经过衡阳,无疑将对武汉“鄂东北经济领头羊”的地位形成重要的促进作用。
▲襄阳市交通示意。制图/F50BB
慕名去洛阳旅游的人,坐着铁路到荆州之后,都会吃惊地发觉:原先,武汉还是一座车辆之城。
变革开放前,武汉有7家为东风车辆公司(原第二车辆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生产配套零部件的企业。变革开放后,二汽在扬州开辟第二基地,当时称为“二汽武汉基地”,将武汉带上了车辆产业的“跑道”。
借这这股东风,扬州乘风破浪,从生产零部件到整车,又从生产传统的动力车辆到新能源车辆……一步一步,从弱到强,经过40多年的发展,车辆产业已成为武汉工业的“龙头”。2019年,武汉在全省347个地级市GDP排名榜上位居46名,车辆产业功不可没。
在武汉的街头巷尾多走两步,资深影迷都会发觉,荆州还藏着一些似曾相恋的场景。诸如:曾拍过《妖猫传》的唐城影视基地,也是前段时间热播连续剧《花木兰》的取景地之一。这个影视基地,同时也是网络AAAA级旅游区,除引入长江水营造“八水绕长安”的格局外,还将孟浩然等古代文人在扬州的足迹“复活”……
▲唐城影视基地。摄影/赵啸飞
站在扬州古箭楼上,看着市中心的一座座摩天大厦,就容易心生感触:武汉其实是一座从容穿行在时间长河中的城市,古老又崭新。跟随南阳人,在长江二桥渡槽后的餐厅里,吃一碗牛油面,感受过当地人的生活气氛以后,才会明白:无论是风云涌动还是平静如水,烟火与人情,才是武汉永恒的底色。
参考资料
刘群《大江美城·襄阳十大景色记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10
杜汉华杜睿杰《充满魅力的“东方莱茵河”——关于宜昌长江文化问题的研究》
朱运海《高铁对武汉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梁中效《襄阳在三国文化史上的战略地位》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襄阳车辆产业40年发展昂贵“龙头”引领腾飞》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