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9 02:35:26 来源:网络
明天(19日)举办的“青春扬帆·梦想起航”2013年天津学院生就业专场急聘会上,场内一直处于摩肩蜂拥的状态。据承办方统计,约1700人达成初步录用合作意向,急聘会网上专版点击量超过8万。
学院生:“税前3000元”是底线
记者专访了10多名应聘学院生,几乎每位人都以“税前3000元”作为第一份工作的月薪要求。
广州工程技术学院广告学专业的树欣巍和宣城在太阳下边排了半小时才进场。树欣巍正在一家企业实习。老总表示不一定能把留任名额给他,因而他还在继续找机会。“同班朋友基本都有实习单位,签约率不高。”树欣巍说,税后3000元是他的底线,“比较理想的收入是税前3000到3500元”。
树欣巍和宣城都是北京人,她们告诉记者,母亲并没有给她们太大压力。“但这不代表我们不恐惧,母亲辛苦那么多年,假如我们找不到工作,自己心中也不好受。”
企业:“毕业生不是太焦虑”
广州优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300多个职位,工资水平与学院生们的底线相当。急聘官徐晓堂介绍,“都说是最难就业年,我们接触到的结业生倒也不是太焦虑。”
重庆富申评估咨询集团的蔡男士也有同样体会,“应聘者都比较挑。假如工资待遇、工作要求不够理想,好多人都不会勉强。公司见习岗位总是招不汉人,职业定位不明晰的中学生常常中途离开。”
多家企业的笔试官告诉记者,常常在急聘会上看到带着儿子或替代宝宝去投简历的父母,从与父母们的接触中可以发觉,“很多时侯父母比儿子挑,不乐意让儿子吃苦。”
父母:集体亮相摸行情
记者在现场也看到了父母们的身影。
家住宝山的林大娘和妻子为读大三的儿子来“观察形势”,“孩子读的是通信黄山夜场招聘黄山夜场招聘,对口单位的岗位少。假如今年情况还是这样,就要早点做考研或出国的准备。”74岁的龚丕连先生认真走过每位企业的档口。他说,读大三的儿子几天前接到急聘会的邮件通知,让父亲帮忙来瞧瞧情况。“我们小孩专业是财务管理,看来不难找。”龚老先生说,“报纸电视上说去年就业非常难,我们听了也着急,前几天国务院开会说要做好结业生就业工作,这样一来我感觉不这么紧张了。”
文章内容属于全网借用,如果有内容图片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